就医环境 / 舒心放心
-
一对一面诊,精准化治疗
一对一面诊,专家联合会诊
全天候导医服务,细心、耐心、责任心
在平静的状态下,一个健康人的心跳通常维持在每分钟60至100次的频率。然而,当心房颤动(简称房颤)出现时,这一规律便会被打破。房颤时,心跳频率显著增快,可能高达每分钟100至160次,不仅速度远超常人,而且跳动变得极不规律,心房因此失去了有效的收缩能力。
那么,究竟什么是房颤呢?它是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现象,与冠心病、高血压、脑卒中及心力衰竭等疾病紧密相连,互为因果。
对于大多数患者而言,房颤的发作往往悄无声息,但也有一些患者会感受到明显的先兆,如心慌、房性早搏或是短暂的房性心动过速等。房颤的症状因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的不同而有所差异。大部分患者会感到心慌、胸闷胸痛、呼吸困难、头晕目眩、乏力甚至晕厥。更为严重的是,房颤时心房收缩功能减弱,可能导致血液逐渐凝结成附壁血栓,一旦脱落,便会堵塞血管,阻断脑部供血,从而诱发中风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也有部分患者并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。
那么,哪些因素可能诱发房颤呢?年龄增长无疑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推手。同时,心脏疾病,如心肌梗死、充血性心力衰竭、瓣膜病和心脏手术等,也都是房颤的潜在风险因素。此外,甲状腺疾病和高血压患者在降压治疗不充分时,也会增加房颤的风险。
那么,我们又该如何预防房颤的发生呢?首先,要控制好心血管危险因素,如高血压患者要坚持用药,保持血压在正常范围内;冠心病或心脏瓣膜有问题的患者应及时治疗,并注重日常的健康管理与病情监测。其次,要警惕过度肥胖,因为肥胖人群在睡眠时经常会出现呼吸暂停等症状,这可能会诱发房颤。最后,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也至关重要,如规律作息、坚持锻炼、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、平衡饮食、控制体重、戒烟戒酒等,都对预防房颤有着积极的作用。